中國時報【黃靖惠╱新北報導】

重現礦坑風華!新北瑞柑國小將校內3個日治時期的防空洞,取用當地盛產相思樹重新進行布置、架設,打造出礦坑意象。昨日,全校熱鬧舉行礦坑掛牌儀式及巡禮活動,希望透過建造礦坑,進行自然文史教育,讓學生認同與了解在地文化。

成立至今52年的瑞柑國小,起源於瑞柑聚落,早期被當地居民稱「柑仔瀨」,當時校區內共有2處礦區,分別是懷山煤礦及中和煤礦,也因日治時期煤礦興盛,使得當地村落繁盛,就讀學生曾高達598人。

但瑞柑國小並未因此荒廢校旅遊英文會話常用句子下載內防空洞,反而協同在地居民及全校師生,全員動起將日治時期的3個相連的防空洞,用當地相思樹、魚腥草、八芝蘭竹布置,變成全新的文史景點。

學童們紛紛戴起安全帽,化身為小礦工,並肩前往礦坑口冒險。過去,3個防空洞是當地孩童嬉戲冒險的地方,但改建後,由瑞柑國小師生們為其掛上「瑞柑一坑」、「瑞柑二坑」及「瑞柑三坑」牌示,成為融入在地歷史的最佳文史教材。

瑞柑國小校長張文斌表示,希望藉由礦坑意象活動,激起民眾對瑞柑歷史的好奇,進而喚起保存瑞芳特有文化的意識,也呼籲民眾能透過尋找在地特色,實際體驗多益免費線上測驗從瑞芳火車站到瑞芳國小的生態文史之旅。英語文章閱讀


8261DA9DF86F9341
arrow
arrow

    f15vz97bz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